开展作物多样性控制病害的化员工态学效应和原理研究,提出利用作物根系吸引并杀死病原菌来控制土传疫病的“诱集-杀灭”策略和作物间诱导抗性关系构建关键技术体系并应用推广,为土传病害的生态控制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作物长期大面积单一种植是导致病害爆发的重要因素之一。近5年来,在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2项)、农业农村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等项目的支撑下以严重危害作物生长的土传疫病为对象系统开展了作物—病原菌—根际微生物互作研究。建立了“作物-病原菌”化感互作研究平台;探明了多种作物根系和病原物的化学互作现象及其作用机制;提出了利用多样性种植系统中非寄主作物根系对病原菌的“诱集-杀灭”特性控制土传病害的新模式,为土传疫病的生态防控提供新途径,为构建作物多样性种植模式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研究成果在《Applied Soil Ecology》、《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PLOS ONE》、《Plant Pathology》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4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根据作物—病原菌—根际微生物互作原理,构建了防治辣椒疫病、烟草黑胫病、马铃薯晚疫病、大豆疫病的多样性种植模式并进行了大面积推广。这些技术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应,作为重要关键技术获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物种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热带亚热带高产优质抗病杂交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云南省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奖励。